考研上岸-收藏保存网址不迷路:kysa.com.cn
终于出成绩了,查成绩的时候整个人都在抖,好幸运成功上岸啦!出个历史学学硕313统考经验贴。因为是跨考生(跨专业、跨学校),在备考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分享一下初试经验,尽可能地帮同志们排排雷。
在分享经验之前,我想说一句:此经验贴主要面向跨专业考生,帮助跨考生更好的备考。
一、院校、专业选择
我想问一下屏幕面前的同志们,为什么选择跨考历史学学硕呢?我猜大部分同学会说是因为感兴趣,但是兴趣不等于学习。非历史专业的同学可能会对历史专业抱有一点错觉,因此我建议想要报考的同学可以在阅读几本专业书籍或者了解考试题型后再做决定。
历史学学硕是分为自命题院校和统考院校的。自命题院校有的考两通(中国史➕世界史),有的只考中国史或者世界史。统考院校既考中国史也考世界史,出题方式比较固定,不会出小论文。跨考历史学学硕的同学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择自命题院校还是统考院校。
二、备考
历史:
我整个备考是从暑假开始的,也就是7月份才开始买资料,备考时间略晚,同志们不要学我,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尽早开始。
先聊一下考试试卷。313是指历史学专业基础,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时间挺紧,基本上就是笔在前面飞、手在后面追的状态),题型共三种,选择(20题,共80分)、史料分析(2题,共60分)、论述(4题,共160分),这是自2020年改革之后的题型,即取消了名词解释,以及选择题考察方式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单纯考察史实变为综合考察)。
其次是历史备考问题。备考时我用的资料主要是教材➕教辅。教材一种是传统十一本,一种是北师大九本。教辅比较出名的是长孙博、范无聊、仝晰纲等人的大纲、名词解释、史料分析、论述。另外比较常见的是寒远、醒吾等笔记。
教材是必须要看的(必须看,还要看好几遍),电子版还是纸质版都可以。个人喜欢勾画,所以买的纸质版,大家要买的话可以收购上岸同学的二手书,因为会便宜很多。教材要看好几遍,第一遍粗看,了解主要发生的事件,把握整体脉络结构;第二遍细看,具体了解每件事情的背景、经过、影响;第三遍粗看,看重点事件。我第一次粗略看完一遍教材书的时候大概用了两个月,同志们可以参考一下,合理安排时间。
教辅我用的是仝晰纲的黄皮书、紫皮书、名词解释➕长孙博的论述➕鹿老师的每日一练选择题➕高考选择题练习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地图册。
因为我非历史专业,对于事件把握并不准确,所以我先看的仝晰纲的大纲,把历史事件顺了一遍,了解重点事件,结合醒吾、寒远等笔记,用幕布app做出思维导图、框架(这个app梳理思路很好用哦,特别推荐)。如下图所示,我自己做的思维图,中国史就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古代史我就按照帝王顺序来的,然后总结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世界史我是按照国别来的,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国家,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重大事件。梳理完后,我又看了改版之后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里边总结的知识点都是挺重要的,还能把事件顺一遍,形成总体框架。另外我一边看笔记一边看地图册,特别是世界史,准备一本地图册更有利于记忆哦。
关于选择题,因为自2020年以来选择题考查方式发生变化,但市面上的选择题练习仍以2020年前的方式为主,含金量不高,所以我选择了鹿老师的选择题和高考历史题作为练习,每天做一点,主要目的是培养历史思维。
关于名词解释,虽然自2020年来不再考察名词解释,但我觉得还是需要买书看一下、大体背一下,不需要像以前逐字逐句,了解一下事件的大概经过就可以,有时候论述也会用到,比如2022年论述府兵制、募兵制,这时候就需要把府兵制、募兵制的定义等写上,这就完全是名词解释呀。
关于史料分析,我觉得没有必要特地买书然后死记硬背,因为考到原题的概率比较小。可以参考以往313史料分析题,比如句读等等,最近几年魏晋南北朝的概率较高,不知道2023年会如何。
关于论述题,我用的长孙博的论述。因为我开始的挺晚,前期做完思维导图、看完教材书差不多就用了两个月,所以我是从9月份末开始背论述,时间很紧张,所以并不是一个题一个题完全背下来的,只是挑了重点背了背。论述我总体背了两遍,第一遍仔细背,先中国史然后世界史;第二遍背关键词句,依旧是先中国史然后世界史;背完两遍后又重新复盘,把所有的关键事件梳理了一遍。
政治:
政治备考我开始的比较晚,大约是9月份才开始,所用教辅主要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时政小册子、肖四肖八、腿姐的冲刺册子,搭配徐涛的网课。我觉得政治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专业课是大头。政治多刷题,后续肖秀荣、腿姐、徐涛等老师的模拟题,多做多改,一定要多做多做多做。
最后,一句至关重要的忠告:必须做真题!!!!!
祝福所有的考研战友们,都能够如愿以偿,拿到理想的成绩,走上自己梦想的道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