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收藏保存网址不迷路:kysa.com.cn

逆境中的逐梦者:一位二战研究生的考研之路

初心之源

我是一名二战考研党,目前已经研三了。我的故事可能有些奇葩,但也许正是这种奇葩的初心,让我在考研的道路上坚持到底。

高中时期,我是个迟来的懂事者,整天只知道玩耍。高三时我突然发力,可惜时机已晚,只考上了一所三本大学。原本计划复读一年,但是父母的溺爱让我放弃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将高三未释放的决心投入到了大学生活中,四年间,我获得了不少荣誉,大三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考研的想法。

这个想法并无特殊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工作,也不是为了提升学历,只是想体验一下在大学校园里,为了不迟到而跑步上课,为了在食堂找个座位而赶快冲出教室,为了不挂科而复习到疲惫如狗的日子。这些,就是我考研的初衷,奇葩,但也纯粹。

艰辛的准备

于是,我开始了艰苦的准备。由于我就读的是三本学校,师资课程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并非贬低或歧视我的母校,只是客观的描述事实。我打算考的是本专业,但本科时期,专业课程却只是一门选修课,而且上课的老师也并不熟悉课程,每次上课只是拿着书念给我们听,一半的时间还被用来抱怨。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开始了复习。

我目标的学校设置了两门专业课,一门二外和一科政治。由于我是文科生,所以参考书目很多,两个专业课的基本书目有 13 本,其中六本全英。那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开始了复习。

第一次考研的挑战

第一年从 6 月开始复习,每天从早九到晚九,中间只吃一顿饭。九月开学后,我觉得课程无关紧要,便请假去另一个城市复习,那个城市就是我要考的学校所在的城市。我一个人过去,母亲的朋友的儿子在那边接我,帮我安排在他本科的学校里复习,我在附近租了房子,每天从早八到晚十都在复习。十一月中旬,妈妈过来陪我复习,我们在我租的房子里,从早七点半到凌晨两点复习,中间只休息一个小时吃饭。

那年,学校的二外自主划线比前一年高出三分,我仅差一分就没过线。调剂的过程也很艰难,我在网吧成宿等待调剂入口开放,但最后只有云南和海南的两所学校发来面试通知,而每个学校只收 3.4 个人,我没有被录取。

决定二战

在那次的失败之后,我决定二战。二战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容易,我不得不弥补我在二外的弱项,这是一段艰难的自学之路。第二年,我从早九到晚十一,后期甚至从早八到凌晨一点都在复习,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终于取得了成功。

二战的过程更加艰辛,我在中途因为压力太大开始出现抑郁症状,甚至有些自虐。但我仍然坚持着,一直到考场上,发现试题类型比往年改动了 60%,那一瞬间我其实很慌,但我告诉自己,大家都一样,你还比他们多一年的经验呢,稳下来!于是我慢慢镇定下来,考试过程就不再赘述。考完最后一科的晚上,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脱,无论结果如何,我已经尽了全力,我赢了!

面向未来

对于那些在考研路上坚持不下去的战友们,我想说,想想你考研的初衷,想想你的梦想,只要你稍微再坚强一点,你就可以克服现在的困难,实现你的梦想。

最后,我想补充一句,这里描述的所有我自己的经历没有任何博取同情的倾向,我只是想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它能帮到你。